科技巨擘Google、Facebook,以及知名影音平台如Youtube,均已發展檢舉機制許久,權利人可藉由主動向平台提交資料,檢舉侵權內容。不過,隨著呼籲網路服務提供者在獲取大量利益時,應負起打擊盜版責任的聲浪,以及歐盟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(Directive on Copyright in the Digital Single Market 2019/790)將此責任明文化,上述提供網路服務的科技公司,也陸續開始採取更積極的措施,避免仿冒、侵權內容在平台上流通,Facebook公司即是其中一員。
Facebook公司在2021年5月底公布了2020下半年度的「智慧財產權透明報告(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parency Report)」,說明其於2020年7月至同年12月間,在旗下的Facebook、Instagram兩個平台採取了哪些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措施、移除了多少侵權內容,並重申Facebook公司深知其扮演著打擊線上盜版、仿冒的重要角色,其將更致力於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工具(tools)。
Facebook公司早前使用的工具,可以自動封鎖指向盜版網站(如The Pirate Bay)的連結,一旦使用者在貼文或訊息中分享盜版網站的連結,即會跳出「不得分享(You can’t share this link)」的系統訊息,告知使用者已違反社群守則。
現在Facebook公司仍積極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工具,如「Right Manager」、「Commerce & Ads IP Tool(商業與廣告智慧財產權工具)」,這些工具是透過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,參考「關鍵字」、「先前已被認定為侵權的內容」及「權利人事先提交的權利資料」,建立出一套比對的標準,再主動在平台上搜尋、偵測有無潛在的侵權內容,進而移除之。
「Right Manager」是由權利人先提交佐證資料,通過Facebook公司的驗證後,這些資料會被匯入資料庫,再由「Right Manager」持續在Facebook、Instagram上,比對有無圖像、影音內容與權利人所提供的資料相符合,如果有符合者,「Right Manager」則進一步提供權利人多項可採取的措施,包括繼續監視該侵權內容、封鎖該侵權內容,或是與該侵權內容的上傳者,分享其基於侵權內容所獲取的利益(如廣告收入)。
「Commerce & Ads IP Tool」則是供企業以文字或圖像在Facebook、Instagram上的「廣告」、「Marketplace(商店)」,以及標註有商品標籤(tag)的貼文中,搜尋、檢視有無任何侵權內容,企業也可在提出權利人的佐證資料後,經由「Commerce & Ads IP Tool」檢舉其認定已侵害智慧財產權的內容。
Facebook公司也在報告中指出,在權利人出面檢舉前,經上述保護智慧財產權工具自動偵測為潛在仿冒內容者,已有高達99.7%(335,765,018則)的內容自Facebook移除,Instagram上則有82.8%(2,696,272則)已被移除;而經偵測判斷有侵害著作權的內容,已有77.9%(9,822,070則)自Facebook移除,Instagram上則有59%(2,170,529則)已被移除。
由上述數據可知,Facebook公司現在不再只是被動等待權利人檢舉,而是順應國際立法趨勢,拿出積極打擊盜版的決心,透過機器學習發展工具,進而主動地偵測、移除侵權內容。當然,Facebook公司仍鼓勵權利人持續提供參考資料,畢竟有了這些參考資料,將更有利於機器學習的發展,日後便能更有效率地找出侵權內容。